
4月23日,丽日高照,春和景明。常德市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、副厅级干部叶培明,副厅级干部何广辉,带领万常明、丁兴宇、陈渝生、魏胜权、黄阳辉、刘雅玲等本会退休干部,联手汉寿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,前来汉寿丰家铺镇铁甲村,就当地的千年民居敞口堂屋开展调研。汉寿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党支部书记、处级干部龚玉德,顾问、二级调研员刘启明,会长童 梓,常务副会长、原汉寿县文物局长徐铁军及协会班子成员,县文旅广体局党组成员、总工程师曾实秋陪同调研。丰家铺镇人大主席黄明波、铁甲村党支部书记聂晓英等人作情况汇报。
铁甲、鹿溪两村地处鹿溪生态旅游区,目前,铁甲村敞口堂屋分布有158栋,新建砖瓦楼房39栋。鹿溪村分布有46栋,新建砖瓦楼房51栋。目前这204栋敞口堂屋全部为农村居民住房,90栋砖瓦楼房也都是近些年所修。
叶培明首先发言说,传统古村落尤其是敞口堂屋在常德市不多,它是老祖宗遗产,我们要把它当宝贝,不是当包袱,应发动能人投资变成财富。今天在铁甲村开展这个调研活动,主要是听取各方面对铁甲村敞口堂屋现状保护和利用的意见与建议。随后何广辉发言说,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对待古建筑、老宅子,要有珍爱之心,尊崇之心。”他简要讲述了保护敞口堂屋要与发展并行的关系。万常明发言说,应把敞口堂屋最好的一面宣传展示出来。龚玉德、刘启明发言说,目前亟待对敞口堂屋做好抢救性保护、区域性开发、整体性利用这三方面工作。童梓发言说,传统古村落保护不好便会名存实亡,此次调研,在于深入了解铁甲村敞口堂屋的历史文化、建筑风貌、文化传承、居民生活以及保护现状,分析古村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,提出保护与发展建议。徐铁军发言说,2018年,铁甲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名录,建设局就应该负有保护责任和义务。建议现有旧堂屋由政府保护,再集中修建村民新居,同时也期待市协会向市、县决策层呼吁,做实这件事。黄明波、聂晓英汇报说,做好拯救古村落工作,只靠镇、村有难度,希望得到各种途径的保护。
铁甲村敞口堂屋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居,一般为并排三间或五间,中间的一间为敞口,主要供主人休息、闲暇、聊天以及接待客人,通常是一层木制结构,当地人称为敞口堂屋。据考证,敞口堂屋在其他地方极为少见,文化和科学价值较高。相传此种民居为三国时期,曹操的一支部队战败后流落于此而建,流传至今。铁甲村享有“四季如春,天然氧吧”美誉。古村落走向以东西向巷道为显著特点,民居主要坐落于“荷花”的苞柱周围,依山势而建,集聚而居,所建房屋均为敞口,喻有“夜不闭户”之意,是民居的一大特点。
敞口堂屋的文化品位较高,堂屋内一般有古香古色的雕梁画栋,堂屋挑梁檐上有麒麟纳瑞的浮雕,廊柱、木板上依次是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浮雕,且雕工精细,层次分明。传统技艺方面,有始于明代的竹器制作技术,当地农民为了生活,利用楠竹资源加工竹器产品,并在当地设市销售。加工生产的竹器产品主要有:鱼篓、鱼篮、竹凉席、竹椅、箩筐、饭篓、饭盒、背篓、米筛等60余种,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,产品越精细,技艺文化品位越高。神龛文化方面,每户民居的敞口堂屋正中央,都悬挂有“天地国亲师位”牌匾,书写讲究,即“天”不顶头,“地”不分家,“国”不开口,“亲”不闭目,“师”不带刀,“位”不离人。
下午,参与调研的人员,对敞口堂屋进行了详细勘查,还现场观看了铁甲村现存300米长的筀竹坳古驿道、供路人休息喝茶的茶亭。
作 者:朱能毅
编 辑:傅莹莹
一 审:李 俊
二 审:朱自刚 曹亚玲 童忠平
三 审:张智峰
责编:傅莹莹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“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”公益行动走进汉寿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冯超越:乡村振兴的“排头兵” 群众信赖的“主心骨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4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邓红波:“兵支书”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吴喜堂:永葆军魂的“兵支书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31
下载APP
分享到